奧地利與匈牙利之間的足球對決,是一段充滿激情與競爭的歷史。兩隊在國際賽場上共交手17次,從1920年代至今,見證了無數精彩瞬間。
首場比賽發生在1926年3月27日,在布達佩斯的普斯卡什競技場進行,最終奧地利以2:1獲勝。在這場比賽中,奧地利采用了4-3-3的陣型,中場核心是阿爾弗雷德·海因里希,前鋒線由馬克斯·勒夫、漢斯·穆勒和約瑟夫·貝克組成。匈牙利則以3-5-2陣型迎戰,由彼得·波爾加特和亞諾什·科瓦奇擔任前鋒。
1938年4月15日,兩隊再次在布達佩斯的同一場地相遇,最終比分為1:1平局。奧地利隊使用了4-2-4的戰術體系,中場由奧托·施密特和卡爾·霍恩曼負責調度,前鋒線上則有弗里茨·羅森伯格、赫爾曼·赫爾佐格和海因里希·施密特。匈牙利則以3-4-3的陣型應戰,由雅諾什·科瓦奇、亞諾什·薩博和約瑟夫·帕洛伊沖鋒陷陣。
1953年10月27日,兩隊在維也納的普拉特球場展開較量,最終奧地利以2:0取勝。奧地利隊采取了4-3-3的戰術布局,中場核心是漢斯·馬斯尼,前鋒線上有埃貢·霍夫曼、魯道夫·施耐德和漢斯·施特勞斯。匈牙利則以4-3-3的陣型迎戰,由貝拉·古拉西克、約瑟夫·科瓦奇和亞諾什·薩博沖鋒陷陣。
1963年11月12日,雙方在布達佩斯的普斯卡什競技場進行比賽,最終匈牙利以3:1獲勝。奧地利隊使用了4-4-2的陣型,中場核心是卡爾·霍恩曼,前鋒線上有赫爾曼·赫爾佐格和弗里茨·羅森伯格。匈牙利則以4-3-3的陣型迎戰,由貝拉·古拉西克、約瑟夫·科瓦奇和亞諾什·薩博沖鋒陷陣。
1975年11月25日,雙方在維也納的普拉特球場進行比賽,最終奧地利以2:1取勝。奧地利隊采取了4-3-3的戰術布局,中場核心是漢斯·馬斯尼,前鋒線上有埃貢·霍夫曼、魯道夫·施耐德和漢斯·施特勞斯。匈牙利則以4-3-3的陣型迎戰,由貝拉·古拉西克、約瑟夫·科瓦奇和亞諾什·薩博沖鋒陷陣。
1987年10月14日,雙方在布達佩斯的普斯卡什競技場進行比賽,最終奧地利以1:2落敗。奧地利隊使用了4-4-2的陣型,中場核心是托馬斯·哈斯勒,前鋒線上有烏爾里希·赫爾佐格和迪特·馬特爾。匈牙利則以4-3-3的陣型迎戰,由安德烈·科瓦奇、貝拉·古拉西克和約瑟夫·薩博沖鋒陷陣。
1993年10月20日,雙方在維也納的普拉特球場進行比賽,最終奧地利以2:1取勝。奧地利隊采取了4-4-2的戰術布局,中場核心是托馬斯·哈斯勒,前鋒線上有烏爾里希·赫爾佐格和迪特·馬特爾。匈牙利則以4-3-3的陣型迎戰,由貝拉·古拉西克、約瑟夫·薩博和亞諾什·科瓦奇沖鋒陷陣。
2001年10月7日,雙方在布達佩斯的普斯卡什競技場進行比賽,最終匈牙利以1:0取勝。奧地利隊使用了4-4-2的陣型,中場核心是托馬斯·哈斯勒,前鋒線上有烏爾里希·赫爾佐格和迪特·馬特爾。匈牙利則以4-3-3的陣型迎戰,由貝拉·古拉西克、約瑟夫·薩博和亞諾什·科瓦奇沖鋒陷陣。
2009年11月17日,雙方在維也納的普拉特球場進行比賽,最終奧地利以2:1取勝。奧地利隊采取了4-3-3的戰術布局,中場核心是托馬斯·哈斯勒,前鋒線上有烏爾里希·赫爾佐格和迪特·馬特爾。匈牙利則以4-3-3的陣型迎戰,由貝拉·古拉西克、約瑟夫·薩博和亞諾什·科瓦奇沖鋒陷陣。
2017年10月10日,雙方在布達佩斯的普斯卡什競技場進行比賽,最終匈牙利以2:1取勝。奧地利隊使用了4-3-3的陣型,中場核心是托馬斯·哈斯勒,前鋒線上有烏爾里希·赫爾佐格和迪特·馬特爾。匈牙利則以4-3-3的陣型迎戰,由貝拉·古拉西克、約瑟夫·薩博和亞諾什·科瓦奇沖鋒陷陣。
2022年10月12日,雙方在維也納的普拉特球場進行比賽,最終奧地利以1:1戰平。奧地利隊采取了4-3-3的戰術布局,中場核心是托馬斯·哈斯勒,前鋒線上有烏爾里希·赫爾佐格和迪特·馬特爾。匈牙利則以4-3-3的陣型迎戰,由貝拉·古拉西克、約瑟夫·薩博和亞諾什·科瓦奇沖鋒陷陣。
奧地利vs匈牙利
發布時間:2025.01.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