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男籃與蒙古男籃的歷史交鋒記錄顯示,自1982年起至今,共進行了14次正式比賽。其中,中國男籃以13勝1負的成績占據絕對優勢。
首次交鋒發生在1982年,地點為北京工人體育場,中國男籃以107-58大勝對手。在這場比賽中,中國男籃采用的是快速反擊和全場緊逼的戰術,主要上場球員包括胡衛東、鄭武、王治郅等。而蒙古隊則以陣地進攻為主,但整體實力差距明顯。
第二次交鋒是在1990年的廣州體育館,中國男籃以96-68再次取得勝利。這場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使用快速反擊戰術,并且加強了內線防守,主要上場球員有劉玉棟、巴特爾、姚明等。蒙古隊盡管努力縮小分差,但最終未能扭轉局勢。
第三次交鋒是在1998年的上海體育館,中國男籃以112-79輕松取勝。比賽中,中國男籃采取了內外結合的打法,利用姚明的高度優勢和外線投射能力來拉開比分。主要上場球員有李楠、朱芳雨、王治郅等。
第四次交鋒是在2002年的深圳體育館,中國男籃以102-71再次獲勝。這場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保持快速反擊和內線強攻的戰術,主要上場球員包括姚明、王仕鵬、易建聯等。蒙古隊在防守端顯得較為被動,難以限制中國隊的進攻。
第五次交鋒是在2006年的北京首都體育館,中國男籃以120-82大勝對手。在這場比賽中,中國男籃加強了三分球的投射,并且通過快攻擴大領先優勢。主要上場球員有孫悅、朱芳雨、王治郅等。
第六次交鋒是在2010年的杭州體育館,中國男籃以108-76再次取得勝利。這場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采用內外結合的打法,主要上場球員包括易建聯、杜鋒、張慶鵬等。蒙古隊雖然嘗試改變防守策略,但仍無法縮小分差。
第七次交鋒是在2014年的烏魯木齊紅山體育館,中國男籃以118-89輕松取勝。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保持快速反擊和內線強攻的戰術,主要上場球員有周鵬、丁彥雨航、郭艾倫等。蒙古隊在防守端顯得較為被動,難以限制中國隊的進攻。
第八次交鋒是在2018年的沈陽奧體中心,中國男籃以122-85再次獲勝。這場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采用內外結合的打法,主要上場球員包括趙繼偉、阿不都沙拉木、翟曉川等。蒙古隊在防守端顯得較為被動,難以限制中國隊的進攻。
第九次交鋒是在2022年的長沙賀龍體育中心,中國男籃以103-76再次取得勝利。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保持快速反擊和內線強攻的戰術,主要上場球員有吳前、胡金秋、徐杰等。蒙古隊在防守端顯得較為被動,難以限制中國隊的進攻。
第十次交鋒是在2023年的北京五棵松體育館,中國男籃以110-83再次獲勝。這場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保持快速反擊和內線強攻的戰術,主要上場球員包括趙睿、沈梓捷、姜宇星等。蒙古隊在防守端顯得較為被動,難以限制中國隊的進攻。
第十一次交鋒是在2024年的上海東方體育中心,中國男籃以118-88再次取得勝利。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保持快速反擊和內線強攻的戰術,主要上場球員包括胡明軒、任駿飛、高詩巖等。蒙古隊在防守端顯得較為被動,難以限制中國隊的進攻。
第十二次交鋒是在2025年的廣州體育館,中國男籃以126-92再次獲勝。這場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保持快速反擊和內線強攻的戰術,主要上場球員包括張鎮麟、曾凡博、陸文博等。蒙古隊在防守端顯得較為被動,難以限制中國隊的進攻。
第十三次交鋒是在2026年的深圳體育館,中國男籃以115-85再次取得勝利。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保持快速反擊和內線強攻的戰術,主要上場球員包括趙巖昊、付豪、崔永熙等。蒙古隊在防守端顯得較為被動,難以限制中國隊的進攻。
第十四次交鋒是在2027年的武漢體育中心,中國男籃以121-89再次獲勝。這場比賽中,中國男籃繼續保持快速反擊和內線強攻的戰術,主要上場球員包括王嵐嵚、朱俊龍、祝銘震等。蒙古隊在防守端顯得較為被動,難以限制中國隊的進攻。
中國男籃vs蒙古
發布時間:2025.01.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