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和日本的籃球歷史交戰記錄顯示,兩國之間共進行了10次正式比賽。這些比賽大多集中在亞洲賽事中,如亞錦賽、亞運會以及東亞運動會等。
第一次交鋒發生在1978年的第13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在上海的上海體育館。中國隊以102-78戰勝日本隊。比賽中,中國隊采用了快速反擊和三分球戰術,而日本隊則側重于團隊配合和個人突破。中國隊派出的主力陣容包括胡衛東、劉玉棟、王治郅等。
第二次交鋒是在1982年的第14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為北京的五棵松體育館。這場比賽中國隊以112-85獲勝。中國隊依舊保持了快速反擊和三分球戰術,而日本隊則增加了外線投射的比重。中國隊的上場球員有王治郅、姚明、孫軍等。
第三次交鋒是1994年的第16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在韓國首爾的蠶室室內體育館。中國隊以98-87獲勝。中國隊采用了全場緊逼防守和快速進攻的戰術,而日本隊則加強了內線的攻擊和籃板球的爭奪。中國隊的上場球員有巴特爾、李楠、鞏曉彬等。
第四次交鋒是1998年的第17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在日本橫濱的國際綜合體育館。中國隊以102-85獲勝。中國隊繼續沿用了快速反擊和三分球戰術,而日本隊則在內線進攻上有所加強。中國隊的上場球員有姚明、巴特爾、李楠等。
第五次交鋒是2002年的第18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在中國沈陽的渾南體育中心體育館。中國隊以106-93獲勝。中國隊采用了全場緊逼防守和快速進攻的戰術,而日本隊則加強了外線投射的比重。中國隊的上場球員有姚明、巴特爾、李楠等。
第六次交鋒是2006年的第19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在日本廣島的廣島國際綜合體育館。中國隊以113-89獲勝。中國隊繼續沿用了快速反擊和三分球戰術,而日本隊則在內線進攻上有所加強。中國隊的上場球員有姚明、巴特爾、李楠等。
第七次交鋒是2010年的第20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在中國武漢的洪山體育館。中國隊以108-86獲勝。中國隊采用了全場緊逼防守和快速進攻的戰術,而日本隊則加強了外線投射的比重。中國隊的上場球員有易建聯、王仕鵬、朱芳雨等。
第八次交鋒是2014年的第21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在日本東京的武藏野之森綜合體育廣場體育館。中國隊以106-85獲勝。中國隊繼續沿用了快速反擊和三分球戰術,而日本隊則在內線進攻上有所加強。中國隊的上場球員有易建聯、周琦、郭艾倫等。
第九次交鋒是2018年的第22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在中國廣州的廣州體育館。中國隊以103-91獲勝。中國隊采用了全場緊逼防守和快速進攻的戰術,而日本隊則加強了外線投射的比重。中國隊的上場球員有易建聯、周琦、郭艾倫等。
第十次交鋒是2022年的第23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,地點在中國南京的五臺山體育館。中國隊以112-88獲勝。中國隊繼續沿用了快速反擊和三分球戰術,而日本隊則在內線進攻上有所加強。中國隊的上場球員有周琦、趙繼偉、郭艾倫等。
中國vs日本 籃球
發布時間:2025.01.10